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第104章 这是怎么回事?(1 / 1)

若不是父皇已经激动地拍腿夸奖,朱棣此刻也会忍不住拍腿大声喝彩了!

“这些贼寇后来直接派兵入侵我国东北三省,还建立了傀儡政权……

接着又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发起政变,开始侵略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他们在占领区犯下无数滔天罪行,烧杀抢掠,屠杀大量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各种恶行……

后来在应天更是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三十万人!

三十万同胞……”

“砰!!!”

韩成说完后,深吸几口气的朱元璋猛然起身,冲到韩成摆桌之处,抓起一把椅子狠狠摔在地上!

还不够解恨,他又接连砸碎了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仍然喘着粗气。

胸膛剧烈起伏!

眼中怒火丝毫未减!

“可恶!这些倭寇都该死!!”

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刺骨,杀意直冲云霄!

“即便隔着大洋也不行!这倭国,我必灭之!!!”

“父皇说得对!倭寇必须铲除!倭国一定得灭!不灭不可!!”

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朱标,此刻面色阴沉如霜。

他所说的话,如同冰刃一般锋利!

“父皇!儿臣请战!愿率大军前往倭国,一举荡平敌寇!

让他们世代卑躬屈膝,俯首称臣!”

朱棣眼中充盈着怒火,单膝跪地请求出征。

“哪怕没有船只,我们也必须踏浪前行,将这些匪徒彻底清除!”

此言一出,朝中几位举足轻重的大臣心中皆生出同样的念头。

韩成观察众人神情,又瞥见墙角碎裂不堪的桌椅,竟毫无惋惜之意。

反倒是觉得这些东西毁得值得,它们也算为抗击倭寇立下了功劳。

“陛下,您现在该明白我为何要引导诸位关注那片土地了吧?”

韩成向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点头表示理解。

“你有这种想法是对的。即便是在下听闻倭寇所作所为时,亦难以平静。

你是如此接近那段历史的人,若能对此无动于衷,那才真叫人失望。

幸好你有这份心,愿意将我们的目光引向那里。

若是让你目睹倭寇日后犯下的种种罪行却袖手旁观,我们才真的会震怒,并且不会放过你!

先好好教训你一顿再说!”

说完,朱元璋扶起朱棣,语重心长地说:“老四,你能有这般志向,我很欣慰。

我的儿子绝非懦夫,当有担当!

既然如此,倭寇之事便交由你处理。

出征之时,你便担任主帅。”

听到这话,朱棣喜形于色,恭敬地接令道:“儿臣遵命!定不破敌寇,誓不归朝!”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头,对这位皇子愈加满意。

“不过攻打倭寇可以立即筹备,却不可仓促行动。

路途遥远,与以往征战不同,此次需跨海作战,距离我大明太过遥远。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制内心冲动,叮嘱道。

尽管得知倭寇未来所为后,朱元璋恨不得即刻发兵扫平倭寇,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不得不克制这份急切。

战争之事,岂可草率行事!

必须得有周密的安排,不能凭一时冲动就行动,否则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朱元璋这种历经沙场多年的人,对此非常清楚。

听罢此言,朱棣长叹一声:“孩儿明白了!”

燕王妃的病情,再加上倭国的大量财富,以及韩成方才提到的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让朱棣一刻也不想耽搁,一心只想尽快将其剿灭!

然而,他并非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

深知要想打胜仗,需要各种筹备、各类物资,绝不是随便就能开战的。

特别是跨越重洋、渡海攻打倭国,更需万分谨慎。

否则一旦失败,那可真是难以承受。

所以他能够克制内心的种种情绪,答应了此事。

“说到这个,这倭国不仅与后代的华夏结下了深仇大恨,和我们大明也是矛盾重重。

我们之前灭掉北元之后,曾派使节前往周边各国,告诉他们,他们的宗主国已更换为我国,以后他们应当臣服于我们大明。

周围的国家,像高丽等,都表示愿意归顺,并进贡。

唯独倭国,胆大妄为,不但拒绝臣服,还杀害了我们的使节!”

朱元璋提及此事时,浑身散发出威严,心中满是愤怒。

“你就这么忍了?”

韩成注视着朱元璋问道。

这不太像是老朱的风格啊!

但细细一想,确实从未听说朱元璋对倭国动过武。

再深入思索一番,韩成想起更多朱元璋对待倭国的事情,心里顿觉怪异……

“我忍什么忍!!!”

朱元璋突然拍了拍朱棣的大腿:“我当时就下令,立刻建造大型船只,准备进攻倭国,让他们俯首称臣!”

韩成说道:“这事我记得是在洪武二年发生的吧?如今已是洪武十五年,已经过去整整十三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十三年里,您还没做好准备?”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马上粗声粗气地回答:“当时我一声令下,龙江宝船厂便全力以赴建造战舰,准备出海讨伐倭国。

但那时大明刚刚建国,北元残部势力强大,国内局势不稳,需要多方作战。

当时的诚意伯就劝我,让我不要急于动手,一切都要以大明为重。”

倭国所作所为确实令人发指,但因其远离大明,威胁有限。

当时理应集中精力对付北元残部,尽快恢复国内生计……

他还向我提及,当年忽必烈曾两次筹备攻打倭国,集结众多舟船、兵将,耗费大量资源。

结果两次都因大风暴未至倭国便损兵折将,无数战士葬身鱼腹,景象十分凄惨。

若是在陆地交战,我们倒无所畏惧,但这种未见敌人就损失惨重的战斗,实不愿再打。

况且,倭国不过是个小国,穷困潦倒,即便攻下也无太多收益,只会得不偿失。

经过多方面权衡,我也渐渐放弃了这样的念头……

刘伯温这张嘴你是知道的,口才极佳,能把死蛤蟆说得活灵活现。

他又擅长占卜预测,既然他说了这些,我们自然深信不疑。

朱元璋先前用已故的胡惟庸顶罪,如今又拉出早于胡惟庸去世的刘伯温来替罪。

韩成听朱元璋提起诚意伯刘伯温,心中满是惋惜。

若是他能早几年穿越过来就好了。

那样就能亲眼见识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和一统江山的刘伯温这样的旷世奇才。

毕竟传说中刘伯温的威名很大,什么斩断龙脉、烧饼歌之类的事迹。

这些故事听了都让人向往不已。

只可惜刘伯温已去世多年。

“陛下这句话,我是信服的。”

韩成此言一出,朱元璋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那是自然,若非刘基说过那些话,我现在早就去倭国开采矿藏泄愤了。”

朱元璋昂首说道。

然而,韩成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高昂的头颅低垂下来。

“倭寇不仅在后世令人痛恨,在大明时亦然。

若我没记错的话,此时已有倭寇侵扰我国海疆,不仅劫掠渔船,还登陆残害百姓。

以当前状况来看还不算严重,日后只会愈演愈烈,甚至会出现几十个倭寇祸乱一县乃至更多地方的情况……”

“这倭寇确实该死!必须清除倭寇!倭寇不清除不行!倭国不消灭也不行!!”

朱元璋攥紧了拳头。

“后面咱们是不是没跟倭寇交手?也没直接发兵攻打倭国?

我觉得以我的性格,这种事肯定忍不了,一定会动手的!”

朱元璋看着韩成问道。

他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在倭国的问题上有所行动。

“没错!这种事情我听着都不忍心,更别说父皇您了!

父皇一定不会放过那些倭寇!”

朱棣激动地说道,他对父亲充满信心。

这是一个极其固执的人,倭寇如此嚣张,父亲绝不会容忍他们。

不只是朱棣,朱标也有同样的想法。

在询问韩成时,他也看向父亲,满是敬仰。

朱元璋感受到两个儿子的目光,特别是朱标的,便挺直了腰杆。

他想听韩成接下来怎么说。

他认为,听过韩成的话后,两个儿子会更加崇拜自己。

韩成注意到朱元璋的表情变化,心中感到奇怪。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并没有,不但没打,你还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写进祖训,让后代也不得征伐倭国。”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全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倭国做了这么多过分的事情,咱们不仅没出兵,还把它列为不征之国?

而且写进了祖训,不让子孙去攻打?

这真是我干出来的?

我自己怎么可能会这样做?!

朱标和朱棣反应过来后,看向父亲的眼神立刻变了。

之前的敬仰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难以置信,还有些复杂的情绪。

这让朱元璋想在儿子面前表现一下,展示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瞬间崩塌。

“韩成,别胡说,我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难看。

韩成摇摇头,“我有必要瞎编吗?”

韩成的话让朱元璋一时语塞。难道这是他下的命令?而且被写入了祖训,用来指引后人?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