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戚继光两人成为国公,不亲临一线,而朱翊钧提拔的李如松,麻锦,戚金,麻贵等人,现在是一线的领兵将领。
他通过对真正带兵将领的约束,靠着两个在军中累有威望的国公,对于边军的掌控力,也达到了一个百年未曾出现的高度。
辽东麻锦,戚金各驻一地,皆为总兵,麻锦为广宁总兵,负责山海关,辽西驻防,对手还是蒙古……而戚金,驻地沈阳,负责开原铁岭等六卫……野人女真,建州女真的监管也在他的手上。
威震蒙古的辽东铁骑的指挥权是在麻锦的手上,而戚金只掌握不到六千人的精锐骑兵,其中一部分还是从蓟门抽调过来的,也属于戚金在蓟门为副总兵时的老班底。
李成梁在辽东的权柄被一分为二。
而李如松却是完完整整的接过了戚继光手中的兵权……不过,兵力有了些许的调整,原本十二万的蓟门驻军,现在调整到了八万,而其他的四万士兵都被调防到了辽东………
万历八年的战争,并没有彻底打服蒙古,但让土默特部元气大伤,察哈尔部几乎覆灭,在十余年间,北疆无忧,已成定局……
在朱翊钧看来,麻贵发动对西北的战事,是此时大明朝能够接受,也能够承担的……
西北的又一场大胜,在朝堂上面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开始给陛下上贺表。
在贺表之中,朝臣对于大明朝又多了一个定西伯,功臣麻贵,一言盖过,贺表之中大多数华表之词,全是在吹牛掰,拍龙屁……也可以说,对即将到来的皇帝南巡造势……
“今西北之捷,实乃陛下威灵远被,德化昭彰之效,昔霍去病封狼居胥,不过一时之勇,窦宪燕然勒石,未及圣朝之盛……陛下以天纵之才,运筹于九重之内,麻贵等将士承风旨而前驱,虏首悬于哈密城此诚旷古未有之勋……”
“臣闻天道佑德,圣主膺祥。陛下继大统以来,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内修文德,外振武功。今西北捷音至阙,六军奏凯,万虏披靡,皆因陛下睿谋深远,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些当官的吹的有些大,好听的话听的多了,倒也有些麻木。
原本朱翊钧还看了几封贺表,直到看到这样一封贺表,让他哭笑不得。
“陛下,臣忝列清班,不胜欣忭,谨献颂曰:“龙章焕彩照天山,铁马冰河奏凯还。圣德巍巍光日月,千秋万载颂金銮……”
这是官员跑到这里,想让自己给他推个热搜啊,不过,写的确实比自己好……
自此之后,朱翊钧便再也不看贺表……
海瑞御前弹劾了沿途官员,而作为皇帝的朱翊钧,却只是暗中派遣锦衣卫的人前去约束,并未发中旨严惩沿途各地大兴土木的官员。
海瑞等了几日之后,只等来了群臣贺表事件,终究还是等不下去了,他再一次的前往皇宫……
西北胜利带来的朝堂狂欢,唯有海瑞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海瑞的马车碾过碎叶停在宫门外,他刚下车便见到了冯保。
冯保应该是专门等着自己的。
说来,也是奇怪,冯保去应天一路上走的慢,比海瑞足足迟了十日才到南京,但回来的速度却非常快,只比海瑞迟了四日……
冯保蟒袍上的金线在暮色里泛着冷光,他脸上带着笑容,看着海瑞下车,便早早的上前迎接。
看着朝自己走来的冯保,海瑞眉头一皱,袍袖狠狠甩过身侧,踩着厚重的官靴径直往宫门走去,玄色补服下摆扬起,似要将周遭尘埃都卷个干净……
“海都御史,是要见陛下吗?”
冯保的声音像根银针,刺破沉闷的空气。
海瑞顿住脚步,靴跟重重磕在砖石上:“陛下不愿见我,所以才让冯公公在这里候着?"
冯保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哪能呢。只是想着与海都御史叙叙旧,不知可否赏脸去茶楼一叙?"他抬手虚引,袖口露出半截羊脂玉扳指,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
海瑞刚要开口拒绝,冯保又道:"说不定喝过茶,海都御史的想法会有些变化。"
这话让海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盯着冯保的眼睛,那里藏着深不见底的潭水。
思忖片刻,海瑞冷哼一声,"既如此,便去听听冯公公有何高见。"
“那我们同车而去……”冯保说着,看向了海瑞乘坐的马车。
“车架寒酸,略显拥挤……”海瑞冷声拒绝。
海瑞拒绝的干脆,冯保也不恼怒,便自顾的上了自己的马车,在前引路。
不多时,两人便到了一个茶馆。
茶馆匾额上"漱石居"三个鎏金大字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竹帘半卷,透出暖黄的光晕。
两人踏入茶馆,檀香混着茶香扑面而来,青砖地上铺着波斯地毯,红木桌椅错落有致,墙上挂着几幅水墨山水,角落里的青铜香炉正袅袅升起青烟。
小二见冯保进来,立刻弓着腰迎上来,“贵客里面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冯保熟稔地引着海瑞上了二楼雅间。
待小二沏好明前龙井退下,冯保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海大人可知,这茶汤要三起三落才见真味?”
海指节重重叩击桌面,檀木发出沉闷的声响,震得茶盏里的水纹微微漾开。
“冯公公若是有话,便痛痛快快说出来,莫要拿这茶汤故弄玄虚,误了我面见陛下的时辰。"
冯保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蟒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海都御史又何苦为难陛下?
“这怎叫为难,冯公公,陛下南巡旨意明言,一切从简,地方官员僭越圣命,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本官弹劾他们,正是要还陛下一个清明吏治,若纵容此等恶行,朝廷纲纪何在……百姓疾苦又有谁来体恤……"
冯保不慌不忙地摆摆手,脸上笑意不减反增:"海大人是活在书里的人,我敬佩您的风骨。"
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可书里的道理,终究敌不过这活生生的世道。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行事总要审时度势,也总要取舍有度……”
“陛下严惩那些官员,那此次南巡,还巡不巡……如此大费周章,筹谋许久之事,不就成了一桩笑话了吗?”
“陛下,心里面也是纠结,他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老师,可在我这个旁观人看来,陛下并没有做错……”
“昨日,我才返回京师,陛下找我询问,沿途百姓是否都在抱怨他南巡之事,我啊,听着当真心里不好受,陛下在自责……”
“话再说的明白一些,陛下旨意,一切从简,可帝王出行,怎能真的一切从简……”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