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183节(1 / 2)

(' “李卿,朕还是那句话,如果事不可为,一定要保全自己,无论如何朕都不会怪罪于你。”

李适顿时泪目,这踏马谁受得了,看来这崇祯的恩情是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这世间最难还的就是情债,当然狼心狗肺的除外。

虽然我们李少保狼心狗肺,但是还残存着一丝良知,这就很要命了。

李适只能忍住情绪,转身而走。

李适当即率领五千京营士兵从朝阳门出城,直奔前线。

早上天亮的时候,李适骑着高头大马,已经赶上了运粮的队伍。

经过一夜的前行,宋妮儿一家人早就疲惫不堪,也早就没有刚开始那豪言壮语,“我还能再扛一袋。”

大家都低着头,闭着嘴巴,艰难的前行,但是没有人掉队,或者把粮袋丢了逃跑。

灾民们心里还是有一杆秤,当初逃难的时候是什么日子。到了京师又是过得什么日子,不仅每天都有救济粮吃,还能偶尔打点小工挣点钱,把饭给吃饱。

如今朝廷征召,还给工钱。就算是不给工钱,灾民们也愿意为朝廷效力。

宋妮儿毕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走了一夜,又累又困。一不小心踢到一块石头上,当即摔倒在地。

她的第一个念头不是管身上的疼痛,而是看粮袋有没有问题。见粮袋安然无恙,粮食没有掉落出来,这才伤心的哭了出来。

随同带领灾民运粮的士卒立马跑了过来,急切的说道,

“给你们说来多少次,孩子就让他呆在京师,你们非要带出来,这不仅运不了多少粮食,还竟惹麻烦。”

宋刘氏一家人顿时尴尬无比,宋妮儿也被吓得闭上了哭声。

这时李适正路过此地,见这一小段停了下来,便翻下马匹,过来查看。

人还没有到,张龙就大声喊道,

“天下勤王总督师,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大人到。”

这一段的人,不管是灾民还是士卒马上被吓得跪在地上。

李适当即皱眉,很有眼色的张龙当即大声说道,

“全部不许跪,全部起来。”

灾民和士卒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打量这位传说中的大明朝第一臣。

李适的名声在京师那真是响彻透顶,不管是贩夫走卒,甚至是灾民乞丐都对李大人的大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反正就是一个大大的好官,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传得这么快,还是有心人蓄意传播。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愿意借衣,灾民愿意运粮,因为这李大人代表着朝廷。

第266章 论功行赏

李适和颜悦色的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当即表扬了宋妮儿的行为,并奖励她一块糕点。

又表扬了随队士卒的认真负责,还专门问了士卒的名字,把随队士卒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见运粮队伍实在疲惫不堪,李适下令休息两个时辰,吃点干粮再出发,而自己率领军队马不停蹄的前行。

宋妮儿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休息,一脸笑意的吃着干粮。

宋妮儿将李适给她的糕点掰成三块分给母亲和哥哥,自己拿着一小块放进嘴巴。

顿时脸都笑圆了,

“甜!”

哥哥宋纯也掰了一小块放进嘴巴,也不由欣喜道,

“真的太好吃啦,真的好甜。”

两个孩子便把目光看向母亲,宋刘氏知道要是自己不尝一点,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安心,于是也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一家人顿时露出幸福的笑容。

宋刘氏这时说道,

“快点吃吧,吃了眯一会,我们要尽快把粮给运到前线,这可是李大人要的粮。”

两个半大孩子顿时目光坚定,狠狠的点头。

李适率领的京营士兵一路上快速行军,因为不需要穿戴重甲,也不需要防备敌人。于是当夜出发,第三日早上便到达了前线遵化。

李适顾不得疲惫,和张国维了解了一下现状,当即召集前线众将领。

李适坐在主位,扫视了一番众人,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和李适对视,甚至有人被吓得瑟瑟发抖。

李适一掌劈在身边的茶几上,怒吼道,

“总兵陈宾盛,临阵逃跑,拉出去砍了。”

站在队伍中陈宾盛,顿时魂飞魄散,想要辩解一番,还不等开口便被拖出去砍了人头丢了进来。

李适又吼道,

“副将曹应秋率先逃跑,也拉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