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声音,要求取消租界,取消所有列强在国内的特权,取消所有不平等条约。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大英帝国和在国内的租界,还有一些特权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在很多工业领域,也是全球领先了。
而且大英帝国在中国已经有了天文数字的利益。
当然,苏曳在这方面也并不是很着急,尽量保持着相对的友好关系。
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一旦人口素质全面上升,那工业优势就是在是太大了。
发展了短短三十年,就开始鲸吞一切了,不但彻底取代了历史上美国的工业地位,而且让欧洲工业,尤其是英国本土工业开始变得萧条起来。
比如内燃机。
第一个生产出了汽车,第一个生产出了飞机。
因为这个时候,知道石油价值的人还不多,但苏曳早就知道了,所以早早就开始布局。
面对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东南亚诸多区域的独立浪潮,苏曳表现得非常克制。
面对这样的机会,苏曳依旧表现得很隐忍。
首先是对中国对英国的贸易,以及附属殖民地的贸易,进行了一定的打击,甚至封锁。
而这个贸易联盟,是没有中国位置的。
当然,这个举措也受到了英国内部非常多人的反对,因为太多英国人在中国境内有巨大的利益。
大英帝国还和沙俄进行了密切的接触,双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并且煽动日本的联合政府,对国土上的中国军队进行驱逐。
因为中国发展得太迅猛了,彻底把大英帝国吓住了。
三年前,苏曳组建了亚洲联盟。
一开始有十二个国家参加,后来又多了石油产地国家。
苏曳拒绝了。
而且日本联合政府也放出风声,可能要加入大英帝国的贸易联盟。
另外,亚历山大二世坐稳了沙皇之位后,国内宣战的声音愈演愈烈,逼迫沙皇夺回中亚,夺回远东。
正式在这种背景之下,苏全亲王第三次访问日本,要求联合政府压制民间的情绪,要求联合政府不要做出违反亚洲联盟的事情。
而总理外事大臣的曾纪泽陪同皇长子,前往圣彼得堡进行访问,表示愿意和沙俄进行工业和经济的合作,希望消除两国之间的敌意。
大英帝国造船厂扣押了五艘中方委托制造的军舰,不及时交货。
然而,正式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在1886年的冬天,苏曳再一次带着妻子出访伦敦。
要求大英帝国停止对圣彼得堡的军事援助,停止沙俄对中方的军事挑衅。停止武装东瀛,停止鼓舞日本联合政府脱离亚洲联盟。
另外,要求取消大英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租界,并且取消之前的不平等条约。
尤其在几个石油产业,邀请大英帝国入股。
比如在放松贸易压制上,还有邀请大英帝国进一步投资方面,都有相关的突破。
只能说暂缓双方关系的恶化。
苏曳欣然前往,并且和德皇进行了会谈,与德国首相俾斯麦进行了密谈。
俾斯麦邀请苏曳加入四国同盟。
要知道,现在德意志帝国是整个欧洲秩序的挑战者,甚至是颠覆者。
那后果就非常恐怖了。
苏曳回答,正在考虑。
而后,大英帝国表示为了世界的和平安定,苏曳应该更理智一些,不应该加入这个所谓的四国同盟。
接着,苏曳立刻和德意志帝国签下了一笔四千万两的造船订单,并且附带条件,其中有一半的舰船,需要在中国生产。
经过了非常激烈的谈判,最终俾斯麦首相拍板答应了。
因为苏曳的这一次出访,还有威逼利诱,使得中英两国的关系没有进一步恶化,至少被延缓了几年。
接下来几年,大英帝国财团和苏曳又合作了几个巨型项目。
比如,英法等国对沙俄的军事援助,对战争的推动。
作为亚洲联盟的成员,哈萨克汗国向苏曳求援。
亚俄大战,再一次爆发。
真正的倾国之战。
所以大国之间,真的不要轻易挑起战事,否则真的会不死不休。
开战一年之后,投入了近百万大军。
这一场战争的规模,几乎是百年内之最了。
并且,正式开口驱逐中方在日本的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