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隋时期,东瀛派遣遣隋使,所上的国书就以日出之国的皇帝向日落之国皇帝一词。然后被隋炀帝杨广教训了一顿。”“接着到了唐朝时期,这些东瀛人又自称天皇,遣唐使带的国书更是大言不惭的自称天皇,然后当时武则天大怒,斥责其为倭王,禁止其自称天皇。”
“天皇?”郭荣微微一愣,随即大怒道:“撮尔小国,也敢自称天皇!”
“小小一个蛮夷,竟然称天皇!大逆不道!”
郭荣可谓是怒发冲冠:“狂妄至极!”
“来人!诏令各部阁臣以及枢密院,六部尚书全部来勤政殿!”郭荣直接下令道。
很快众多大臣就纷纷赶来,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到郭荣满脸怒色,一个个都小心谨慎起来。
郭荣平时待人和善,对他们这些大臣也尊重,但是发怒的时候同样骇人,要知道这位可是马上打江山的皇帝。从登基第一天开始,就是高平之战,其力排众议,打赢了高平之战,这才获得了那些骄兵悍将的尊重。
此后更是南征北战,打遍天下,除了李察,没人敢直面其怒火。
“陛下,不知召集我等有何要事?”旁边的副相范质问道。
“准备一下,朝廷要尽快派遣大军征讨东瀛!”郭荣直接说道。
“征讨东瀛?”听到这话,周围的大臣们顿时一愣,什么个情况,皇帝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想着要征讨东瀛了。
东瀛在海外,距离中原很远,大军劳师远征,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还有前往东瀛只能坐船,海上风波不定,一旦出了问题,数万大军都有可能海浪掀翻,风险太大了。
“陛下,东瀛乃是属国,速来恭顺,贸然征讨恐怕不太好吧。”旁边另一个大臣说道。
“贸然征讨?速来恭顺?”郭荣呵呵冷笑一声,随即起身道:“速来恭顺,他们敢用天皇的名号你告诉我速来恭顺?”
“他以小小蛮夷,倭奴之国,居然敢僭越称天皇!那朕这大周天子算什么?”
刚刚开口的那个大臣被郭荣喷的吓了一跳,连忙跪地道:“陛下息怒,臣并不知此蛮夷如此猖狂!”
当听到郭荣口中的天皇一词后,大殿中的大臣们顿时一片哗然。小小一个蛮夷竟然敢自称天皇,这对于一统天下,再造华夏的大周王朝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一个小小的蛮夷倭国,尽然敢用天皇,这就是对华夏的不尊重!
听到这里,大殿中的大臣们纷纷怒气勃发,当即表示要给这些蛮夷一点颜色看看!
大周能够一统天下,自然是武德充沛,郭荣实际上就相当于与周国的开国之君了,现在这种情况,必须要倭国付出代价。
正好在收复吴越、南汉、南唐之后朝廷也接收了南唐、吴越以及南汉的水师,水师规模足有十万。这么多的水师养着也是养着,正好派遣这些水师出动,给那些蛮夷一点大周的震撼看看!
至于说现在东瀛的什么百鬼夜行,群魔乱舞,对于别人来说是困难,对李察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只要他愿意,直接可以将东瀛所有的妖怪、阴阳师全部扫灭。
就算是他们所谓的那个天照大神敢出来,他也能一棍子收拾了。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打成一致后,大周这台战争机器立刻就开始运转起来了,在得知朝廷要征讨东瀛后,那些武将一个个顿时兴奋起来了。
眼看着天下一统,往后几乎无仗可打了,结果突然就听到,朝廷要征讨东瀛了。这对于那些想要立功的大臣们来过,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且很多知道东瀛的将领发现,若是要征讨东瀛,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北线进攻,而走北线就是从登州出发,先北上新罗,然后再沿着海岸南下,渡过对马海峡,就能来到东瀛。
这一条航线可以说是最安全的。若是要走这里,就要进攻辽东,同时将高丽、新罗、百济掌握在手中,而既然都已经做到这一地步了,那辽国也灭了吧。
这么算下来,又是几个灭国之功了。
原本担心没有立功机会的将领立刻就高兴起来了,纷纷开始串联,准备摩拳擦掌抢夺功劳的。
特别是那些没有能在灭唐、吴越、南汉中获得大功的将领,更是卯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就算是抢不到国公,也要抢一个县候来。
郭荣自然是察觉到了这些人的想法,同时心中还进行鼓励。他自然不打算放过辽国。
辽国这个昔日东北一个契丹部落,到了今日已经成长到了这般地步,虽然辽国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但是他们从这里带走了大量工匠、书籍。
现在的辽国远不是以前那些没有什么技术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武器装备虽然比不上周国,但是也差不了多远。
可以说现在的辽国对于周国,就像是高句丽对李唐。
北方出现这样一个实力强横的游牧国家,这对于周国可不是好事。所以郭荣是不可能让辽国继续发展下去的。
正好这几年来,朝廷攻灭北汉,南唐、南汉、吴越,一统天下,国力大增。另一边那些轨道马车也已经铺设到了幽州。
朝廷大军征讨辽国的时机已经到了。
这一次对付辽国,郭荣准备水陆共进,水陆从东莱出发,跨海进攻。陆路则是从幽州北上。
大军幽州北上之后,将契丹人军力吸引过来,然后水陆直插辽国后方。前后夹击之下,辽国就是在强,也只有战败一条路可走。
在收复河西之后,朝廷获得了大量战马,此时的禁军战马数量丝毫不比契丹人差,契丹人引以为豪的骑兵也占不到优势了。
郭荣任命大臣们准备粮草辎重,同时开始派遣大军前往幽州,虽然郭荣想要尽快征讨东瀛,但是他并没有任何心急。
排兵布阵依旧有条不紊,并没有因为一统天下就骄傲自满。有了轨道马车,再加上海运帮助,朝廷准备的粮草辎重很快就运送到了幽州,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