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184章 一夜暴富(1 / 1)

缓了缓,赵清虎才从地上爬起来。

将罗汉床单独释放出来,放回原位,赵清虎一屁股坐上去,这才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

不得不说,刚才是真的紧张刺激啊。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距离危险如此之近。

即便是面对狼群,面对野猪群,他都没有刚才的紧张感。

侯三山,是真的有能力把他打死。

自己力量虽然强大,可也就是跟着老余头练习了一些军中杀人技。

别看侯三山一眼瞧过去干瘦干瘦的,但是隐藏在他体内的力量绝对不弱。此人的危险,除了他拥有的力量外,还因为他掌握了不少杀人技,了解人体的弱点所在。

好在,自己是穿越而来的,还带着金手指,否则今晚这个危局还真不好过。

稳定心神后,赵清虎看了看空间内。

侯三山瞪大双眼,没了任何气息。

临死之前,想来他是有一些惊愕的。

毕竟,自己这个对于他来说,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凭切割的弱者,表现出的轻松跟从容,铁定是出乎了侯三山预料的。

给侯三山三个脑袋,他也想不到,自己拥有空间这种杀生利器。

“嗯?”

很快,赵清虎的注意力就被一些其他的东西吸引了。

点燃烛火,赵清虎心念一动,两个钱袋、一条腰带、一条抹额出现在了罗汉床上。

“啧啧,不愧是门主,骗子终端,这老家伙才是大富翁啊。”

解开那腰带,抖落出来里面的东西,清一色全部是金叶子。

成色很好的金叶子,绝对是能去钱庄等量兑换的。

一共两百多枚金叶子,掂量掂量,有四五斤。

好家伙,随身携带着四五十两金叶子,这老头力量是真不弱啊。

还有那抹额,解开后,里面同样是金叶子,也有一百多枚。

这还不是重头戏。

重头戏是钱袋,一个钱袋应该是侯三山日常用的,里面只有银锭子跟碎银子,有不少鼓鼓囊囊的。

另外一个,则是藏富的钱袋子。

两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还有二十三颗鸽子蛋大的珍珠,珠圆玉润,一看就是上等货色。这都是奇珍异宝啊,值老鼻子钱了。

这也就罢了,最后是银票。

一万两面额的银票有八张,来自各大钱庄,其中之一,就是恒通钱庄。

除此之外,千两面额的有十六张,同样来自不同钱庄。

最后百两面额的也有六张,五十两的两张,二十两的三张,十两的四张。

好家伙,这是多少来着?

九万六千八百两白银!这个什么劳什子神行门,就捞偏门的,这么赚钱?

古人诚不欺我,修桥铺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啊!

赵清虎真的有点麻了。

掏出戥子(deng zi 古代用来称重银子的工具,精确度很高,可以精确到厘!),开始给金叶子称重。

七十五两四钱,好家伙,就这些金叶子,也价值七百五十四两白银。

银锭子十两的四个,五两的三个,一两的八个,还有碎银子二十多颗。

用戥子一称,碎银子也有五两四钱。

侯三山日常用的钱袋内,银子就有六十八两四钱。还有九万六千八百两银票,这绝对是一笔巨大财富。

一夜暴富啊,贼头登门,给自己送来了价值十几万两白银的财富,说出去谁信啊?

我堂堂穿越者,为了一点黄白之物,冒险去狩猎,去捕蛇,下田地干活,累死累活开豆腐坊,拓展销路,才积攒了多少钱财啊?

如今他们老赵家,全部财产加起来,怕是一万两白银都没有。

可如今呢,轻轻松松,价值十几万两白银的巨富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老头是真狠啊,这么多年坑蒙拐骗的财富,怕是都被他带在了身上。”

难怪不在乎胡媚娘等人的死活,侯三山是真的把他们当成赚钱工具,没了再换就是。

吹灭蜡烛,黑暗之中,两颗夜明珠散发出莹莹光芒,不刺眼,但是,充满了富贵气息。

欣赏了好一会,赵清虎才把夜明珠、珍珠、金叶子收了起来。

银票,他还是要想办法兑换成金子或是银子。

没有任何储存财富的方式,比得过他的空间安全。

也不知道,其他钱庄的银票在恒通钱庄兑换,需要收多少手续费。

怀揣巨富,赵清虎久久无法入眠。

第二日,日上三竿他才起来。

吃完早餐第一件事情,就是独自上山,把侯三山的尸体扔进了深山。

这玩意放在空间内,膈应人。

下山后,赵清虎去了一趟山坳。

清明节快要到了,日子过得很快。

油菜已经抽芯,拔高,很快就要开花结果。

冬小麦也是绿油油一片,正是茁壮生长的时候,需要增肥增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温回暖,大地春回,最近雨水虽然少,但是,确实有一些,这就是春天的气息。

二郎带着人在山坳内弄了几个暖棚,用的都是油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棉花、西瓜、都要开始育种了。

清明育种,等谷雨到来后,便能选择好日子种植下去。

他们这里,春天会来的晚一些。

所以,目前还是前期准备工作。

搭建好暖棚,挑选好种子,弄好培育种子的肥土,等下上几场雨,气温再次回暖一些,就能开始育种了。

“爹,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暖棚弄得不错,肥料够吗?”

“放心吧爹,都够的。就是咱家要种的瓜果有点多,没多少旱地用来种大豆了。”

西瓜、香瓜、哈密瓜,赵清虎全都给安排上了,而且要扩大种植。

他们家田地虽然多,可一增一减,瓜果种的多,种植大豆的旱地自然就少了。

“没事,豆子找粮店购买就是。”

自家能种多少大豆啊,去年种上一百多亩旱地,最后才收了一万四千多斤,连豆腐坊一个月都没能供应上。

大豆这玩意,以前需求量小,农户种出来,人粮店还不一定乐意要。

如今,自己的豆腐坊,一个月要用上几万斤,货源的确是个麻烦。

“二郎,明天你跟你舅舅他们说下,让他们走街串巷卖豆腐的时候,跟各村的村民说下,咱家的豆腐坊收大豆,让他们放心种植。”

群众力量大,把十里八乡的农户都发动起来,每家种上一些,足够他们家豆腐坊用的。

喜欢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古代儿孙满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