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脑子里的大饼,子婴跟相里霖详细描述了一番链条和齿轮的模样。
“如果有了这个齿轮和链条。”
“再把车子的尺寸改小一些,是不是可以不用牛也可以移动起来啦?”
相里霖:。。。。。。
还不等相里霖回答,子婴继续道,
“如果,不用载货,只用驮人,那么后面用来堆货的板车就可以不用啦。”
“直接前后两个大轮子,加上链条和齿轮连接,人就可以踩着踏板前进啦?”
相里霖:。。。。。。
他们家殿下这灵感可真多啊。
突然能想象到公输先生来咸阳后的生活了。
子婴给相里霖打开了一下思路,
接着,相里霖还表示这个车子除了人和牛马都可以用。
还可以拆卸。
如果需要运货,可以用一个车子拉几个组件过去。
组装上后,就能变出几辆车子。
“这功能虽然没有什么用,但是对于运送车子到比较远的地方比较节省人力。”
这样,送几辆车子都只需要一个人就好了。
相里霖边拆车子,边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子婴:。。。。。。
怎么会是没什么用呢?这不正好方便沣水码头的搬运工作吗?
码头运货过去,回来的路途往往是空车的,还需要一人一辆把独轮车又推回来。
如果有了这个车子。
完全可以两边各安排一个人负责组装,拆卸,一个人负责运送车子。
运货的人就可以专心一趟一趟运货,回头的路程轻松的回去。
能节省不少体力。
而且,可以拆卸和组装的车子诶。
“阿霖,这个车子现在正合用呢。”
跟他解释了一下沣水码头的运货模式。
“现在咸阳修路的材料,全靠人力。”
“任何节省人力的办法都是有用的。”
子婴安慰相里霖道。
“不知相里先生这个车子的尺寸可以做大或者缩小吗?”
扶苏看了整个过程,看相里霖演示完成了,才开口问道,
如果能缩小一些,更方便个人运输。
除了子婴所说的,去码头运货,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途。
用于运送军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运送军粮不止需要大量的人手。
同时,路上的消耗也不少。
所以,军粮除了要携带军队所需,还需要携带运送军粮的人员所需。
而运送人员吃完后,车子还是得推着。
就没有办法做到空闲人手。
如果这个车子方便拆卸。在使用完成后,拆完装一辆车上。
再由运送士兵轮流推动,一样能节省不少人力。
听了扶苏的问题,相里霖连忙点头道。
“可以的。”
“现在这个大小是更方便用于牛拉货。人可以运车子。”
“要缩小版本,把车轮和车厢的木板都改小一些就行。”
“前面的平衡杆和把手甚至都不需要改变尺寸。”
听了相里霖的话,扶苏吩咐道,
“那你之后把车子带到父王面前展示一番。”
“如果他看过之后,没有问题,再安排你扩大生产。”
等看完车子,相里霖又跟子婴和扶苏解释了一下犁刀没有研发成功的原因。
“如果能制造出一个比牛的力量更大的动力出来,这个双犁刀就很好用啦。”
“哈哈,阿霖,你来得正好。公输先生现在正在制作这个可以替代牛拉犁的动力。”
“不如,你也留在咸阳帮他?”
说完,子婴又看看扶苏。
大父应该不会介意多个墨家弟子加入到公输楫和张苍的研发团队中?
扶苏看子婴看过来的眼神,摸了摸他的脑袋,又对相里霖道。
“公输先生如今正缺人手,如果相里先生没有其他安排,不如就留在咸阳?”
“是,相里霖必不负所托,尽可能的帮助公输先生完成设计。”
相里霖当即躬身行礼道,
他本身就想着来请教公输先生的,既然现在有机会成为公输先生的副手,那当然是再好不过啦。
安排好相里霖和韩妍在咸阳的去处。
就带着他们一起回了章台宫。
子婴边看着墨轩卸货,边跟他们说道。
“咸阳的员工宿舍还没有建好。”
“你们这次来咸阳,先在第一百货给你们安排一个落脚点。”
“你们这段时间就先住到那里。”
“等到员工宿舍建好后,到时候给你们都留一间。”
墨轩听了子婴的话,笑了笑。
“殿下,您给阿妍和师兄安排就好啦。”
“我还得管着造纸作坊,没有办法长时间待在咸阳的。”
“到时候,来咸阳送纸的时候,跟师兄一起住就好啦。”
“不必破费。”
子婴:。。。。。。
那可不行。
还得指望你来咸阳扩大生产呢。
我标都招完了。
可不能一直想在这云阳开小作坊。
“嘻嘻,怎么会破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轩,你看。云阳的作坊也运营得也比较熟练了。”
“你是不是应该开始开拓新市场啦?”
墨轩:。。。。。。
墨轩默默放下最后一卷纸。
转头认真打量子婴的神情。
见他站在凳子上,正帮扶苏研墨,央求扶苏用新纸帮他画生态农场平面图。
边手上不停,边问他。
“殿下是有什么新的项目能用得上草民吗?”
接着他就听到了子婴把宣纸的造纸技术卖出天价的过程。
墨轩:。。。。。。
“您是说您一次性把宣纸的造纸技术卖给了冯御使大夫,王相和蒙内史?”
墨轩确认道,见子婴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
“殿下,程先生都说过,这个造纸的技术,是文教的利器。”
“加上陛下开始推广万民教化。”
“需求必定是非常大的。”
“您完全可以自己多招些匠人,多开些工坊就行。”
“何必把技术分享给他们呢?”
就算这次技术招标的价格非常昂贵,也远没有殿下独家造纸赚得多啊。
听他这么说,子婴笑了笑才说道。
“阿轩,大秦很大。需要教化的黔首很多。”
“如果单靠我们一家一坊的造,就算我们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去。”
“但是,出了咸阳,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依旧很稀缺。”
“价格依旧是普通黔首们可望不可求的。”
“而且,钱是赚不完的。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长久之道呀!”
喜欢穿越大秦三岁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大秦三岁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