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33章 是烽火戏了诸侯,还是弑君叛国的理由?(1 / 1)

讲完新犁的事情,顺便让扶苏回去后送两个熟练的工匠到咸阳来,

指导咸阳这边的工匠学习新犁的做法,方便后面推广。

之后嬴政就跟扶苏提起这次祭祀的事情。

这次祭祀与以往不同,如今六国已经统一。

算是完成了几代老秦人的心愿,必须要回祖地向老祖宗们汇报汇报。

所以宗正提议这次祭祀回雍城祭祀。

说起这个雍城,子婴记得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记录。

据说公元前771年,犬戎联合周围各部长攻入西周的国都镐京,

杀死了西周的末代国君周幽王姬宫湦(sheng,一声),西周自此灭亡。

说周幽王姬宫湦可能不一定人人都记得。

但导致他亡国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过,没错他就是那个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周天子。

事实是否真的是这么简单,我们现在也不清楚。

只是历史记载,当时周幽王很是宠爱褒姒,想废了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和她的儿子为王后和太子。

这申后的父亲也是诸侯之一,听说要废后,那哪能忍。

立马联合犬戎反了大周,杀了周幽王。

申侯等诸侯国拥立被废的太子姬宜臼为周天子,被称为周平王。

但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也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阿猫阿狗。

犬戎既已踏入中原大地,又怎么可能轻易离去?

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只得迁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阳)。

另外,周幽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余党虢公翰 ,又在携地(今河南陕县附近)拥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周天子,称为周携王。

这样,东周建立之初就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分裂局面。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后,东周算是正式建立。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这是每位开始学历史的小学生都要背的第一课。

这一年,被视为是春秋时期的开始。

东周以“二王并立”的天崩开局后,周王室逐渐衰微,诸侯争霸日益激烈。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相继登场,各国的变法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

秦国也从此开始崭露头角。

据《史记》中的记载,大秦的祖先也是黄帝的不知道第几代子孙。

其中有一个叫非子的,因为养马养得特别好。

被当时的西周国君周孝王看中,为了让他去帮忙养马,还给他封了块地。

就是当时位于犬戎地界的秦地(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并赐姓赢。

自此就有了秦赢氏。

只是,这周孝王封地也不知道怀的什么心思,把封地封到敌对部落的地盘上去了可还行?

所以,大秦自成立那天起,就过着马背上征伐的生活。

生存只在刀锋所过之处,尊严只在马蹄踏遍之地。

大秦经过几代君主的小心经营,总算在关西之外站稳了脚跟,直到秦文公时期。

话说那一日,夜凉如水,万籁俱寂,秦文公于榻上酣然入睡。

恍惚之间,竟见一条身躯庞大、通体金黄的巨蟒从天而降,其身形之巨,令人瞠目结舌。

那黄蛇的身体自天际垂落而下,直至地面,宛如一道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

而其血盆大口,则一路延伸至鄜城一带的广袤田野之中,仿佛要将这片土地尽数吞噬。

秦文公猛然惊醒,额头上冷汗涔涔。

他觉得此等异梦必有深意,于是赶忙召见当时博学多识的史敦,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关于此梦的解释。

史敦闻听此事后,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而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此乃天帝显灵之兆啊!那条巨大的黄蛇乃是天帝的象征,君侯应当速速祭祀,以表敬畏之心。”

秦文公听闻此言,心头一震,当下便决定谨遵史敦所言。

随即,秦文公毫不犹豫地下令大军出征,目标直指鄜城。

一时间,秦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嗷嗷叫着向鄜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旌旗蔽日,金鼓喧天,喊杀声震耳欲聋,整个战场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之气。

经过一场激烈的鏖战,秦军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无畏的勇气,最终成功攻陷了鄜城。

秦文公亲自率领众人来到城中,寻得一处风水宝地,郑重其事地摆下香案,献上牛马羊三牲作为祭品,虔诚地祭祀白帝。

此次祭祀过后,秦国的运势似乎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秦军此后,果然连战连捷,势如破竹。

直到秦德公,秦国国力已经有了稳步提升,

并夺回了被犬戎侵占之地,整个关中西部已经牢牢掌握在秦国手中。

但是,关外环境恶劣,大秦只能几次迁都,一步一步东进。

据传说称,有一次秦德公在迁都前,曾梦见一位神仙指引他前往雍城,

并告诉他雍城是秦国未来的龙兴之地。

秦德公醒来后,对雍城进行了一番调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发现这里山川密布,河流环绕,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生产。

为了进一步发展,秦德公决定下一次都城就是他了。

秦德公开始住在雍城大郑宫,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帝,

命人占卜是否适宜居住在雍城。

占卜的结果显示吉利,居住在雍城之后,秦德公的子孙可以东到黄河饮马。

自此,大秦就算正式进入中原地界。

在雍城一待就是三百余年。

直到秦孝公继位。

于是有了,在贾宜的《过秦论》开篇中记录的名句: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商鞅开始变法后,对农业极其重视。

与雍城相比,咸阳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更适合作为经济中心。

于是,秦孝公一拍板,迁都。

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一切以大秦的发展为第一要务。

这一次迁都,奠定了战国七雄第一霸主的地位。

咸阳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背水靠山,且周围多大山环绕,可作为天然的屏障。

进可攻,退可守。

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秦国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防御和扩张。

咸阳定都到现在也才一百多年,大秦的老祖宗们和宗祠都在雍城。

如今大秦一统中原这样的大事,自然要回雍城去给老祖宗报喜。

所以嬴政便同意了宗正的提议,并把扶苏和子婴都召回了咸阳,准备一同前往。

喜欢穿越大秦三岁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大秦三岁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