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批火器全部交给岳将军之后, 纪楚他们并未直接离开。
武器是交付了,但如何使用,还需要教导。
这就是两位夫子, 以及穿云道长的专业范围。
纪楚则跟邓成一起,在营地里巡视, 主要是记下来各处的问题。
而且只能心里记住, 不能写到纸上。
毕竟后勤补给事关重大,回去之后还要跟其他同僚商议, 并不能自己做主。
邓成心里明白,所以多是他说, 纪楚跟李师爷在记。
越了解,越知道边关的艰苦。
这么多年,大家实在了不起。
岂止他们这样认为,身后的差役们更是叹气。
其实曲夏州之前的日子也不算好过,可这些年的发展,让他们都快忘了这些苦日子了。
再听着周围集结的声音, 更明白边关从来都不是太平的。
想来曲夏州这些年能好好发展, 也是依靠他们这边的坚守。
关外对他们的财富虎视眈眈, 若没有常备军,肯定早就被抢了。
正说着, 邓成也被点名调走, 应该是有个大部落前来骚扰。
天气愈发冷了, 关外的进攻也愈发疯狂。
听说有些部落已经得手了。
东西虽然不多, 可被抢的人, 死伤四五个。
没办法,有些城墙年久失修,很容易闯进来。
如此漫长的边境线, 就算再仔细防备,也难免有漏洞。
这种防御工事,同样是后勤的一种。
纪楚目送邓成离开,就去火器训练的场地看看。
不仅要培训士兵如何使用火器,还要把战马拉过来适应。
以后火器的装备必然很多,需要马匹尽快适应。
士兵这边则简单很多,抽调出火铳队,榴弹队,以及火炮队。
火铳为两人一组,一人持枪,一人随身携带火药。
榴弹队则简单,每个人可以单独行动,每个常规队伍,都可以带上一到两人。
而火炮队的训练最为艰难,既要瞄准,还要快速装填,按照如今的情况,至少四个人一组,所以现在的两门火炮多是训练用。
唯一能快速入列的,也就是榴弹队了。
纪楚他们要等到榴弹队出几次任务,然后再回州城。
训练跟实战毕竟不一样,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才能加以改进。
这支火器队由邓成带队,首先有曹千户,赵千户,以及黄百户等人。
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出去,完成手榴弹头一次实战。
这让纪楚等人继续留在营地,算是更了解常备军士兵们的生活。
不得不说,火器的存在,很能给士兵们提高士气,如今提起战事,多半会提一嘴火器。
都盼着火器可以早日使用。
除了这些之外,纪楚也意识到军中的物资消耗速度。
日常巡逻,以及随时准备应战的,差不多有五千多人,这五千多人不能从事生产,后勤补给全靠后方提供。
而供给一个士兵的开销,至少需要三到五名后勤人员。
可以说关外的异族,在用近乎打游击的方法,牵扯常备军的精力。
这种打法太狡猾,也太消耗。
而且随着他们对关内情况越来越熟,迟早会抢一波大的。
两边都在为此做准备。
常备军自然要尽量阻止,而那边要尽量突破。
说起来,今年两边的贸易直接停了,私下的买卖也不敢再做,也是被去年吓到。
纪楚跟李师爷私下沟通时还道:“越拖下去,情况肯定越严重。”
到时候的物资消耗同样会更快。
等日常调动的人员达到一万,那常备军的后勤肯定会出问题。
这也是岳将军四处寻求帮助的原因。
朝廷那边在催兵器。
地方这边在催后勤。
除了士兵们日常生活,许多城墙的修缮,工事的修筑,同样都要上心。
几十年前修建的东西,日常也没什么银钱维护,只能说凑合。
怪不得关外异族胆子越来越大,还是看出他们这边破绽了。
纪楚等人在军营里待了整整十天。
等到十一月二十二深夜,他被外面的士兵喊醒,只见邓成穿着盔甲,骑着训练好的战马朝他稍稍点头。
纪楚立刻清醒过来。
李师爷一边穿衣裳一边道:“这是要?要用火器了?”
再看邓成身后跟着曹千户,以及带着六位手榴弹投掷手,就知道今晚要做什么。
而且看大家的行装,必然早就做好准备,临到出发才透露出来。
不愧是岳将军带出的队伍,军纪极为不错。
这会喊他起来,就是让他知道,火器的第一次实战要开始了。
纪楚忍住心中激动,看着邓成等人离开。
等他去往岳将军营房,只见岳将军以及其他将领同样坐定,都在等这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