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建三十二年, 夏收结束,正是各地收粮税的时候。
从咸安府押运水车的一行人,终于到了曲夏州地界, 安丘县工房主事跟弓春荣一路精神紧绷,到了家乡, 算是放松不少。
不过路上遇到恶吏征粮, 难免多看几眼。
这场景他们十分熟悉,以前的安丘县也是这般, 好在现在不是了。
再走走,知道安丘县今年的亩产竟然是陇西右道的第一, 更是高兴。
但他们从曲夏州州城离开之前,听说衙门户司的人十分生气。
这次生气的对象,并非对着安丘县,而是对沾桥县。
难道说沾桥县今年收成最低?
不应当啊,隔壁县不是上县吗,好田地多, 人口也多, 怎么也不会比其他地方差。
不过很快, 他们就知道原因了。
那州城衙门的差役,正好跟着他们同路。
听上面的差役道:“他们沾桥县谎报均产, 强行征田税, 一亩地的粮食, 送到官府五成, 自己留下四成, 最后的一成是百姓的。”
啊?!
这在开什么玩笑!
一成的粮食,怎么会够全家吃喝的。
怪不得户司那样生气,肯定发现不对劲, 所以前去查问。
再知道,那沾桥县的王县令是为了今年考核过关得以升迁,一众人忍不住大骂。
这样的贪官还想升官?
让他祸害更多百姓吗?
还是他们纪县令好,有纪县令在,就不会有那么多苛捐杂税,而且还带着他们赚钱。
没看到这些水车吗,别的地方可都没有!
那蔡先生家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求购农具的,也就是他们能买到。
蔡先生甚至让他们又带了些农具回来,说是让纪大人看看好不好用。
他们都不知道,纪大人竟然还会这个?
正当安丘县众人高兴的时候,眼看到了岔路口,右边往安丘县,左边去沾桥县,工房主事就想跟上面的差役告别。
不耽误对方去收拾贪官啊!
谁料那些州城差役竟然道:“我们不过是差役,哪里能查看县令,肯定要大人们前去查办。”
工房主事呆住。
难道是?
果然,对方继续道:“我们奉知州大人的命,请你们安丘县纪大人调查沾桥县粮税贪污,苛捐杂税事宜。”
“小的们过来,就是听纪大人差遣。”
安丘县众人直接傻了。
他们县令?
去管隔壁县令?
还要去查隔壁的事?
原本以为要分开行走的两队人,再次同行。
进到安丘县,只见不少运送碎石块的队伍过来。
问了才知道,这是要给罗玉村跟县城之间修路。
原本是要等等的,但最近来县里做工的人多,干脆就雇人帮忙。
弓春荣带着的人,基本是罗玉村出来的,听出更加兴奋。
那州城的差役还道:“怪不得你们一个劲夸纪县令,果然是个好官。”
其实进到他们县城,已经能感受到不同了。
这里的人安居乐业,没有遇到一起强行征税的场景,甚至进城时的守卫,都是按规矩办事。
如此可太难得了。
等到了衙门,这些州城差役愈发觉得不同,门房再到捕快书吏,个个有事可做,看到有人回来,也立刻去报。
如此行事,必然是长官管得好。
说句不好听的,州城许多官员,都没有这般能力。
怪不得知州大人让纪县令去管那事。
纪楚听到水车回来了,更带了不少新研发的农具,第一时间出门迎接。
现在七月中旬,县里田税都收完了。
除了最近修路的事之外,难得是放松的时候。
心心念念的水车回来,肯定要去看的。
县里七个地方,其中县城跟魏家镇最大,五个村子较小,加起来一共购置五十架大小水车,随着车过来的,还有蔡先生的两个徒弟,过来负责安装。
这也是各家想要东西,需要排队的原因。
除却货物紧俏之外,还有安装师傅很忙的缘故,就连户司主事都觉得纪楚“插队”不可思议。
这两个徒弟对纪楚自然是好奇的,只见一个青年男子走进院子,剑眉星目,目如星点,嘴角带着笑意,整个人十分舒展。
若不是他那身官服,都要把他当成世家贵公子了。
纪楚先看了自家工房主事跟弓春荣稍稍点头,再对蔡先生的徒弟拱手道:“远道而来,辛苦了。”
李师爷来得慢了些,他正好看到最后面的陌生差役,连忙提醒县令大人。
纪楚往后一看,那七八个差役身形高大,立刻向他行礼,报了自家名号来历:“小的邓成,奉知州的命令而来。”
再知道他们过来,是让自己去管沾桥县,纪楚并没有什么表情。
反而是李师爷跟纪振想到什么。
等会。
许知州写的那个典故。
魏国周边的国家有水患,是魏国帮忙救的。
前段时间他们还觉得,是不是纪大人想多了。
如今看来,是他们解读得太少了!
许知州真是这个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