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给你的书好好看了吗?”
杨澜点点头:“院长一番苦心,学生不敢辜负。”
夫子满意点头,随后捋了捋胡须,低声道:“到今天,很多事情已经尘埃落定,老夫非是官身,也信任你的人品,所以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好好回答。”
杨澜连连点头。
“有消息称,当今皇上不满足于历年科举选出来的文人,今年大考之后兴许还会加一小考,所得的人才直接隶属于工部,前往各地兴建基础设施。”
杨澜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他的猜测大差不差,因此朝着夫子点点头。
见他未有惊讶之色,夫子更觉满意,问道:“以你的才华,假以时日,考中科举不成问题,但也确实如你所言,你入学时间太短,两三年之内恐难与全国饱读诗书的学子较量,但如果走另外一条路,老夫相信以你的魄力,必然会平坦不少。”
回家的路上,杨澜一直在想夫子说的话。
他猜到了科举中可能会增加算学相关的内容,但是没想到是另外的一种考试。
但能直接进入工部,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部委,相比于科举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确实是一步登天的好机会。
可他是个文科生啊!
正纠结着,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胳膊。杨澜回过神,原来是乔哥儿,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到巷子口了。
“夫君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我叫你都没听见。”乔哥儿问道。
考试是大事,杨澜没打算瞒着乔哥儿,于是把自己的犹豫说了出来。
乔哥儿闻言皱眉:“夫君不想考工部,是因为看不起工匠的身份?”
“当然不是,“先不说入了工部就彻底脱下了布衣,就算真让他当个商人匠人,他也无甚无所谓,他所担心的只是自己做不到。
“那不就行了。“乔哥儿仰起脸看着他:“夫君想建功立业,从前科举是唯一的一条路,如今多了一条,而且夫君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又有院长相助,相当于比旁人多走了好几步,有什么担心的呢?”
杨澜一愣,定定看着自己的夫郎。
乔哥儿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低下了头:“可是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刚才从厨房出来,忘记梳洗一番了。“
杨澜摇头:“没有,是我狭隘了,多谢乔哥儿解惑。“
乔哥儿笑着,有些开心自己能为杨澜帮上忙。
两人并肩走进巷子里,杨澜卸下一桩心事,像往常一样问他家里店里可还顺利,等乔哥儿一一答了,又将自己在书院中遇到的趣事讲与他听。
一高一低两个身影渐渐没入巷子里,看着格外温馨。
按照惯例,过年就该回乡祭祖,但是张氏没提回去的事,杨澜对柳叶村没什么感情,也懒得折腾,一家人什么都没说,却默契的开始置办年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