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良山笑笑:“能帮上你就好。”
杨澜和祁良山商议之后,将价格定在了二两。听起来挺多的,但是他已经占了大便宜了,古代制造工艺落后,光是小推车上的四个轮子,就得一两多。
先付了一两银子定金,杨澜便从祁家离开了,他还要去铁匠家定制两个大饼铛。
铁制品更贵,他要的东西又大,一个就得一两半。杨澜手头的存款算不上多,还得留一些做本钱,最后就只做了一个。
约好三天后过来拿,杨澜踏着夕阳匆匆回到家。
接下来的几天,杨澜主要忙着找房子。
石镇的住宅租金不算贵,但是要找个环境好摆摊又方便的地方不容易。
杨澜走遍了南大街的牙行,货比三家之后,终于定下来小巷子里一所一进的院子。
经牙行的人介绍,这屋子原是一个秀才的家,后来秀才考上了举人,举家搬到了府县,院子便空了出来。
按理说,这样的屋子应该许多人抢着要。奇怪的是,这房子不仅便宜,而且三年都无人租过。
第17章 租房
托上辈子的福,杨澜见过不少法拍房都便宜的跟白菜价一样,其中的缘由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房子里有过非自然死亡。
杨澜不怕这个,但还是花了点银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明白了。
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好许多,房子的原主人也就是那位举人老爷确实死了,说是做官的时候惹了大人物,全家都被砍了头。
这套房子何其无辜,人是在府县死的,却给它安了个凶宅的名。
若是普通人家也许不会受到影响,但他偏偏是个举人,因此只要是家中有要考试的人,都不敢租这套房子,生怕沾了晦气。
所以,这套房子才一直闲置。
杨澜并不在意,但还是决定回去先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张氏和乔哥儿听了他的话,确实有些犹豫。
杨澜便细细分析了房子的好处。
首先是便宜,旁边差不多大小的院子得一两银子一个月,而这间只需要800文。
其次是地段,这屋子位于南大街中心居民扎堆的地方,周围各种铺子都有,买什么都方便。而且恰好位于他们租好的摊子和书院中间,到哪里去都不太远。
最后一点也是杨澜最看重的一点,那就是周围的邻居都是镇上的普通人家,上次去看房的时候他就发现巷子里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很适合两个哥儿居住。
杨澜把房子夸得天花乱坠,张氏和乔哥儿见他一心想要,便没再说什么,由着他去了。
第二天,杨澜便去签了契,交了半年的租金,加上押金共五两银子。
这下他家存的钱都见底了,张氏和乔哥儿都迫切的想要开始赚钱。
花了两天时间,他们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到了镇上,张氏非常心疼后院里的小鸡,才长了两个月,刚开始生蛋就要卖出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