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家生仆从喜欢上和自己从小一块长大的姑娘,是对主家的僭越,他的脑子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但心却做不到。
那可是他十岁就见到的小姑娘。从小就会跟在他身后用稚嫩的嗓音喊着“哥哥”,哪怕被家里的妈妈纠正无数次,梅馥宁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
她身体瘦弱,比一般的同龄人看着要更加瘦削一些,脸上白净,被奶娘和妈妈用桃花胭脂点面,像是从画中走下来的人儿,每次开口喊“哥哥”的时候,眼睛都会眯成一道弯弯的月牙。
后来他们长大了,意识到了这段感情也许并不应该存在,听说良吉要主动去陈允渡身边时,两人爆发了第一场争吵。
梅馥宁不愿意良吉离开自己的身边,她的身子骨实在太虚弱了,她可以以此为理由,让梅家人绝了给自己找夫婿这件事情,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但良吉不满足于此,他更想光明正大厮守在梅馥宁的身边,而不是让她承受着府上下人偶尔惊诧的目光。
梅馥宁不在意,但他在意。
最后梅馥宁还是被他说服了,她什么也没说,却用明亮干净的眼眸看着他——我等你娶我那一日。
上次送饺子,梅馥宁没出来,细算下来,两人差不多一个多月没见面了。一想到今日可以见到,良吉的心情无端有些激动。
最好的体现就是方梨发现他做事的动作更加利索了。
许栀和与陈允渡将春联和窗花贴完后,去了大厨房一道帮忙。
方梨依旧是主厨,许栀和过来后顶替了良吉的位置,根据前者的指令将她需要的东西递过去。
一时间锅气弥漫,热腾腾的饭菜香味力透锅盖,勾动了许栀和肚子里面的馋虫。
等饭菜烧好,几人合力将其放在了院中的桌子上。
许是刚刚大家一起忙活,几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热了起来。此刻坐在院子中,倒也不觉得冷。
许栀和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在方梨的碗中,“今天方梨辛苦啦。”
方梨有些受宠若惊,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着陈允渡的神色。
姑爷……姑爷低垂着眼眸,叫人看不清神色。
许栀和夹完,准备坐下的时候,方梨扯了扯她的袖子,指了指陈允渡。
她反应过来方梨的意思,夹了一筷菜放到了陈允渡的碗中,“官人今日也辛苦。”
陈允渡的嘴角浅浅弯起,他眼底含着清浅的笑:“谢谢娘子。”
一共四个人,许栀和夹了两个人,自然也不好厚此薄彼,许栀和看着良吉一脸的期待,如他所愿也夹了菜放到他碗中。
良吉很好满足,等许栀和与陈允渡动筷,也开始动手扒饭。
许栀和没吃饭,配着鸡汤和桌上的菜吃了个半饱。
饭后,良吉将碗筷堆在水盆中,和许栀和打了声招呼,就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方梨看着陈允渡和许栀和,有心给他们制造独处机会,主动提出要在家中守着。
“除夕夜里,你一个人在家,不觉得冷清?”许栀和拉着方梨的手腕,“咱们一道上街去看舞狮。”
现在天刚擦黑,时间还早,去了朱雀门,也能占据一个还不错的位置。
许栀和与方梨走在前排,陈允渡落后一步。
他的目光落在许栀和的发髻上,他中秋送的发簪别在她的发间,坠下的珠子随着她的动作一步一晃。
水青色的衣袖自然地垂在裙摆边,边角绣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蝴蝶用了银丝线,在满城的灯火辉煌中格外璀璨。
汴河大街上的小贩挤满了每一个能站人的位置,将自己的东西摊开,卖力地大声吆喝着。没抢到位置的小贩,只能挑着担,在街道上来回走动。
方梨原先还心不在焉,后面被许栀和拉着,注意力才渐渐回神。
许栀和拿了两根簪子在自己的脑袋上比了比,抬眸笑望着方梨,“你觉得哪一根好看?”
一根是碧色的坠珠簪子,一根是点翠的银簪子,都与她今日的衣裙很相配。
许栀和面容俏丽,不过这段时日忙着画作,亥时还不能休息,眼底下产生了一圈淡淡的青色。她今日特意用脂粉遮盖,现在看着不算明显。她眨了眨眼睛,将发簪再一次比在自己的发鬓间,重复问:“哪一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