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8章(1 / 2)

(' “慢着!”

吕氏不慌不忙地开了口,同时给身边的孙妈妈使了一个眼色。

孙妈妈会意,快步从小门出去了。

许县令听到吕氏的声音,神色不悦地望着她,“怎么了?”

吕氏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的话,而是让旁边的丫鬟重新沏了一壶热茶,依次给众人倒上。

蒋媒婆本想替雇主多说几句好话,见到吕氏的举动,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真是奇也怪哉。一开始上头的夫人明显意兴阑珊,不情不愿,没想到老爷下令逐客后,夫人倒是唱起了反调,变得热情起来。

她心底疑窦丛生,也知道白身求娶官家女难度很高,思酿再三,悄悄压低声音对少年道:“我方才不准你说话,只怕你说错话坏事……许家毕竟官宦之家,若是一两句言语贬损,你也别放在心上。现在官老爷对你不满,他又是这个家中说一不二的人,后面如何……我也预料不到了。”

陈允渡听到蒋媒婆善意的提醒,微微颔首,“无妨,我有准备,多谢蒋婆提醒。”

蒋媒婆愣了愣,本想追问,却见他敛了眸光,不再言语。

——这郎君年纪虽然小,但确是有盘算的……明明一副朗风清月好相貌,却非要用泥灰遮住,显得自己拘束笨拙。

等待吕氏和许县令交涉的过程中,陈允渡用眼角余光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

许姑娘那般明媚的春光,和这间暗色压抑的正堂格格不入。

也许……他在心中猜测,也许姑娘在家中过得并不开心。

陈允渡后知后觉地发现——哪怕只是推测姑娘在家中过得不好,他都会感到心疼。

他的面色冷了冷。

上头,吕氏将茶杯放到许县令的面前,看了眼无人关顾的大门,抿了抿唇。

许县令不知道吕氏心底又在盘算什么幺蛾子,他的耐心一点点消耗,冷声质问:“你到底要做什么?”

吕氏端起了摆在自己面前的茶杯道:“官人,这少年……说不定可以一试。”

许县令重重在桌案上一拍,惊吼:“你疯了不成?说什么胡话!”

“官人莫急,”吕氏道,“你看这小郎君模样周正,栀和生得标致,两人站在一处,当是良配。”

许县令冷笑一声:“皮囊而已,有什么用?”

吕氏脸上的假笑险些没绷住。她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许县令——当年许县令正是靠着皮囊才得了她的首肯,现在倒是清高起来了。

不过她没有把话挑开,许中祎无能,却好面子。

他恼羞成怒下,这件事更不好办。

“官人说的也是……”

吕氏话音未落,门外忽然传出来一阵脚步声。

姚小娘目不斜视地走了进来,朝着上首的许县令微微请安:“老爷。”

说完,又朝着吕氏看了一眼。

吕氏和姚小娘的视线短暂地在空中交汇。

许县令没想到姚小娘会过来,当即命人在她的座椅后面垫上软布,关切道:“你怎么过来了?”

“妾醒了,底下人说家中来了人,妾身好奇,便自作主张过来了。”

自然是吕氏身边的孙妈妈请来的。姚小娘低头笑了笑。今日她正在房中躺着,下面丫鬟道孙妈妈来了……一进门,孙妈妈就直抒来意……现在有个彻底绝了家中女儿婚配之事出现变动的好机会,她来传大娘子的话,问她要不要过来。

婚配变故要出也只能出在那个还没定亲但占着年长位置的三丫头身上。姚小娘挑了挑眉,看来是又有一桩“好姻缘”等着许栀和呢。

她进来后坐下,丫鬟在她面前端上了茶。

吕氏看着姚小娘,微微抬手,示意丫鬟将草贴给姚小娘送过去,“既然姚氏也来了,便一道参详吧?”

姚小娘终于能一睹为快让吕氏“赞不绝口”的“好姻缘”,当即接过了草贴看了起来,看完,忍不住笑了出来。

怪不得吕氏着急忙慌地喊上她一道张罗,生怕许县令直接拒了这桩婚事……原来是送上门来一个白身农家子。

从她进来到现在,一句话都没有,木讷呆板。

姚小娘扫了一眼,收回视线。

许县令打量着姚小娘的动作,觉得自身底气更充足了些,斩钉截铁道:“念琴应当也觉得不妥……”

“老爷,”姚小娘打断了许县令的话,难得站在了吕氏一边,“我倒是觉得这农家子,没什么不好。”

这话和吕氏说的意思大差不差,可是面对姚小娘,许县令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追问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