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栀和抬头看着他。
提起杜小娘的时候,他语气刻意放缓。
杜小娘虽然在家中的权势不及吕氏和姚小娘,却也不是许栀和现在惹得起的。
许栀和沉默良久,选择妥协,“你跟我来。”
许应樟露出一副胜券在握的笑。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西屋门口,许应樟懂事的站在外面。
许栀和见他站在门口止步,微怔。片刻后,平静道:“没事,方梨,把门拉开。”
许应樟犹豫了一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许栀和又允许他进来,但是既然姐姐这么说了,他按照做便是。
除了那一本《岳阳楼记》,许栀和将其他陈允渡送来的书垒成一堆,道:“这些我还没看,暂时借不了你。这些诗集文章,还有字帖,你若是喜欢,尽可以挑选。”
许应樟微笑着应了声好,然后低头,认真在书堆中挑选。
许栀和的书算不上多,但是在许府算得上有些收藏。许应樟拿了四本,外加一本《多宝塔碑》的后人摹本。
“谢谢姐姐,我必然好生保管。”他道。
许应樟走出西屋的时候,院中奴仆来来往往,没有人在意这边。
他抱着书回去,杜小娘坐在屋中,默默等着他。
许应松已经睡下了,杜小娘一个人坐在桌前,见他进门,又瞥了一眼他怀中抱着的书。
“站着。”
他脚步一顿,朝着杜小娘见礼。
后者望着他,“你和三丫头说话去了?”
许应樟没有隐瞒,“是,我借了几本书。”
杜小娘瞪他,“你若是要借书,不如去问问你大哥哥。你和你大哥哥打好关系,日后好处少不了。”
况且从前他们院子怎么对待许栀和的,大家心知肚明,哪能刚松手了这个月的月例,就能和那边打好关系?
许栀和能是真心为了他好?杜小娘打心眼底不信。
“啪——”
许应樟将从许栀和那里借来的书稳妥地放置在桌上,抬眸望向杜小娘。
杜小娘被他忽而变得凌厉的眉眼吓了一跳。
“……怎么了?”
“娘以后少说这样的话……兄长,看不上我。”许应樟语气淡淡,没有喜怒,“反倒是三姐姐,不计前嫌,二话不说要我自行挑选。”
以前他去找大哥许应棣,许应棣一脸嘲讽,左推右拒,一本舍不得拿给他。
许应樟自讨无趣,便不愿再找许应棣借书。
而今日找许栀和,也只是想试一试能否可行。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能够成功的。
杜小娘愣了一刹,立刻反应过来,吕氏和许应棣都是眼高于顶的,岂会给他们母子两个好脸色。
“……娘知道了。”杜小娘有些自责地点头,踌躇着开口道,“以后,我每月多给一百文,这样买书够不够?”
自然是不够的。
杜小娘不通笔墨,只一心盼着儿子能够学有所成,自然不知道外头纸墨贵价。
许应樟没有直说够还是不够,只道:“多谢娘亲。”
杜小娘松了一口气,院子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七哥儿正是要长身体的时候,实在没有多的拿了。
……
西屋。
许应樟走后,许栀和将书重新整理归纳了一番。
方梨站在旁边帮不上什么忙,望着许栀和指尖掠过一本本书,突然道:“姑娘有没有发现,五哥儿找姑娘变得频繁了?”
许栀和自然有所感觉。
前两日她病了,许应樟前来探望她,自此之后,态度渐渐好转。
方梨看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立刻明白姑娘心底有数,顿时放下心来。
见她不抗拒,方梨眼睛咕噜一转,道:“也好。五哥儿从前虽然对姑娘淡淡的,却不像四姑娘和六姑娘一般没大没小。”说完,她顿了顿,“……姑娘没有亲生的兄弟,现在和五哥儿交好,日后也多了份保障。”
许栀和望着方梨,伸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叩。
借书的时候她脑海中想过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等以后许应樟金榜题名,也好在后面跟着沾光。但是真见到了许应樟,却又想不起这么许多……从前在许府她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没有伸过来的一双手,现在她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好,哪里还会将“保障”寄希望于他人?
许栀和深信不疑,在未来,她就是自己的保障。 ', ' ')